Te Araroa Day 3:Maunganui Bluff Campsite to Utea Park, Hukatere

Te Araroa Day 3:Maunganui Bluff Campsite to Utea Park, Hukatere

2017 / 11 / 5 《換個心情輕鬆上路》

昨天營地只有三帳:紐西蘭阿伯Roger、法國野馬(阿伯幫他取的稱號)、還有我。昨晚煮晚餐的時候大家都忍不住讚嘆這段沙灘有夠硬,不僅風一直吹、沙子又軟、還得自己揹著一整天的水,一路走下來景色沒有一點變化,以為自己走了很久但其實才過1小時。

回到帳篷檢查水泡,發現不到4小時的時間裡,它哥兩好已經從一顆小豆成長為兩指半寬,心裡頗是辛慰(辛慰個頭呀)。奮力把裡面的液體擠乾,讓它們休息一晚看看。今早起床,發現昨晚開的小洞已經合起來,所以裡面又生出少許液體,再一次消毒破洞擠乾,用膠帶牢牢地把它固定,希望走路的時候不會再磨擦。

今天仍有30公里才會到下一個營地,經過昨日慘烈的一役,我決定讓自己過得舒服點,雖然我也想用自己的腳走遍步道的每一公里,但如果弄得疲憊不堪,樂趣全無,大概也會懷疑自己幹嘛來這找罪受吧!因此,今天的計畫是在漲潮這段時間能走多遠是多遠,然後在開始退潮後跳上經過我身旁的第一部車!

20171105_110316_HDR.jpg
漲潮前正好遇到一個缺口,立馬切進海邊的林地喘一口氣

雖然trail note建議退潮時走,但像紐西蘭阿伯、法國野馬這種狠角色都不把海浪看在眼裡,但我就沒這麼有種,海浪對我的威脅程度,完全取決於當時沙灘的寬度與旁邊沙丘的高度。如果正好走在一段廣闊的沙灘,例如河流入海口,漲潮是很少會淹及小腿,頂多是浸濕鞋襪,但要是不巧走在很窄的路段,旁邊的沙丘又剛好陡峭難以爬上(窄的沙灘旁的沙丘好像都會比較陡),當漲潮來襲,很有可能會淹上腰部(還取決於你的身高),而這時也只能盡量往沙丘靠近,但越靠近的地方路就越斜也越鬆軟,可以像想情況有點驚險,還有還有,別忘了海水可是又冰又冷的,腳下一個不穩,連人帶包跌進水裡,還得花好多時間整理裝備。

因此,我算了一下距離通過較窄的新段,從河口切進一條到後面森林的小路,在那遇到兩輛車載了我一小小段到森林,而得以在森林中暫時不受漲潮影響,靜靜的走上一段。待潮水最高的時間過去半小時左右,再找路切回沙灘。大概走了 15公里,出現一輛同方向的來車,帶一家三口出來兜風的爸爸,爽快地答應載我到下一個營地。

20171105_142455
今日落地處是海邊的私人營地,當天人不多我就用15紐包了一間小木屋,最重要的是終於有地方可以沖個澡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Back To Top